产品展示

延安时期朱仲丽奉命劝毛主席打麻将,主席一眼看穿:你要收买我吗

    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4-11-19 01:23    点击次数:93
点击收听本新闻听新闻

“你要收买我?叫我当资本家?”

陕北延安,毛主席居住的窑洞里,一众人正围观毛主席打麻将,与他对弈的是医生朱仲丽。

为了让毛主席多玩一会牌,朱仲丽有时候故意会把一些好牌让给毛主席“吃”,趁着他开心的时候,再开一局。

毛主席看出来了,是朱仲丽故意输给他,于是拿这个“小把戏”开玩笑:

如果是开赌场,照你这么输下去,我很快就成了赚了很多“黑心钱的资本家”了。

身为领导人的毛主席为什么会打麻将?

关于麻将,毛主席还有自己的一番定论,他曾说过: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,除了中医和曹雪芹写的《红楼梦》,就是麻将了。

为何多年后,毛主席对麻将有如此高的评价?其中的原因是什么?

两人是旧相识,延安重聚

毛主席喜欢打麻将,源于朱仲丽。

朱仲丽于1915年出生于湖南长沙。父亲朱剑凡留学日本归国后,曾于1904年“毁家兴学”,在自己的府邸创办了一所专门只招收女学生的女子学校——周氏私塾。

清政府倒台后,改名为周南女校,杨开慧、丁玲、向警予等很多名人都曾在这里上过学。

朱剑凡不仅重视对女性的教育工作,同时,他还积极参与到社会革命中去,曾与毛主席、李维汉、蔡和森等人多次从事革命工作。

毛主席当年谋划成立新民学会时,曾找朱剑凡商量。

后来,朱仲丽看到毛主席的名字叫“二十八画生”,于是问道:

“毛叔叔,您为什么要取一个怪名字呢?”

正值革命形势严峻,很多共产党人先后遭到迫害。毛主席以“二十八画生”的名义在《新青年》等发表文章,一方面可以保护自己,另外一方面能够继续宣传新思想、揭露军阀的罪恶统治,唤起更多人觉醒。

十多年后,朱仲丽响应革命号召,到达陕北,眼前的毛主席与她记忆里的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。

朱仲丽在来陕北之前,已经听说过,毛主席因为日常工作压力大,工作时间长,身体出现了一些劳损,于是刚走进窑洞,与毛主席见面,用长沙话问道,“毛叔叔,您的身体可还康健?”

她见周围人的眼神是异样的,突然意识到是自己唐突了,于是赶紧行军姿,“毛主席,敬礼!”

毛主席见她虽然长大了,但是毕竟不是军人出身,行军姿的时候,手脚并不协调,赶紧招呼她坐下,不用讲这些虚礼。

“你学了几年医学院?”

“5年,实习2年。先后在上海同德医学院和东南医学院学习。

毕业之后,去了南京中央医院工作过一段时间。”

毛主席听她介绍自己的求学和工作经历,忍不住夸赞她优秀。

在延安,当时有很多西医和中医,但是这些医生的学历普遍不高,甚至有些人是因为革命需要,半路学医。因此,朱仲丽的到来,直接拉高了医生的层次。

朱仲丽很清楚,自己虽然有学历,但是跟很多没上过学的中医相比,可能能力还不如别人。

因此她实话实说:“我经验不多”。

当中央领导的保健医生,陪毛主席打麻将

朱仲丽被安排在当年红军最大的医院——位于延安宝塔山上的边区医院工作。

医院是一排排不起眼的窑洞组建起来的,工作条件非常简陋,但是每天要接诊的病人非常多而医生少,因此,医生们的工作量非常大。

当时,每个医生平均每天要做两到三台手术,管理近四十张病床,还要看大概50个门诊。

朱仲丽并没有被这些吓到,而是利用自己所学之长,尽可能多做一些工作,甚至还帮助同事们解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。

有一天,她在手术室里给一个眼疾患者做眼部手术,待手术完成后,眼睛往窗外看的时候,发现贺龙、邓小平和杨尚昆等人正脸贴在玻璃上,盯着她工作。

这些人好歹也是首长,怎么偷偷摸摸趴窗户呢?

朱仲丽走出去,主动和首长们打招呼。

“你这么小的年纪就会在病人的眼睛上开刀,你真有本事!”

朱仲丽没想到赫赫有名的贺龙师长也夸赞她的医术好,很谦虚地回答道:

“贺师长,这只是个小手术。”

不久之后,朱仲丽成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专职医生。

中央领导们因为工作繁重、日常睡眠无法保证以及饮食不规律等原因,生活作息全部都被打乱了,所以他们的身体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小问题。

毛主席就曾因为每天伏案工作时间太长,身体长期处于一种工作状态中,导致他患上了肩周炎。

有一天,他的右边肩膀疼的非常严重,不能提笔写字,他本想休息一晚就会好了。

谁知第二天早上,还是没见好,这才想着找朱仲丽前来诊治。

朱仲丽观察毛主席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,其实肩周炎已经是老毛病了,由于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疗,目前已经转变成了慢性肩周炎了。

为了让毛主席不再以工作为借口而忽视自己的病情,朱仲丽选择在毛主席心情特别好的时候,拿着麻将,找毛主席打麻将。

“你要跟我打麻将?”

毛主席开玩笑道:

“你学问高,但你不一定打得过我。”

朱仲丽则反驳道,谁输谁赢还不一定,只有下了才知道。

毛主席手头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处理,“打麻将太浪费时间咧”,提议等过两天不这么忙得时候再打麻将。

朱仲丽见毛主席说话间,活动右肩膀,于是说道;

“就当您活动活动肩膀关节了。”

之前,就曾有医生建议毛主席每天抽空打四圈麻将,这样有助于缓解肩关节疼痛,对恢复肩关节功能有益。由于毛主席一直非常忙,这个医嘱始终没有执行到位。

毛主席对朱仲丽这个老乡还是非常了解的,她在专业领域的态度一直是非常执着的。今天如果不答应打麻将,她肯定不会轻易离开。

于是把文件收起来了,开始打麻将。

打麻将的过程中,朱仲丽一直“耍手段”,延长了打麻将时长。

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。

当时,周围有其他人围观,在众人的讨论之下,两人打了打了好几圈麻将。

此后,毛主席逐渐喜欢上了打麻将,经常约其他同志一起打麻将。

来自日内瓦医科大学的马海德博士与毛主席住在一个院子里,两人常常一起打麻将。

据马海德的儿子回忆:我父亲只会打‘十三不靠’,这是毛主席最怕的打法。

有时候毛主席“换个打法,不要再打十三不靠”,而马海德作为一个外国人,他跟着同志们学习打麻将,只学会了这一招。

毛主席嘴上虽然说着不满,但是实际上,他还是会让马海德陪自己打麻将。

有时候都已经打了七八圈了,完全没有要散场的意思。

马海德虽然是一个西医,但是在学习打麻将的过程中,他也意识到打麻将其实有很多好处,像毛主席这样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工作的人,打麻将有助于舒缓精神上的压力。

时间长了之后,在延安革命队伍中陪毛主席打麻将的人越来越多,甚至连身边的工作人员也被培养起来,成为他麻将桌上的常客。

有一次,毛主席与身边的机要秘书叶子龙打麻将,两个较真的人遇上了,都要争个输赢。

朱仲丽向叶子龙使眼色,希望他不要太较真,只要毛主席心情好,可以多玩几圈,达到活动关节的目的。

谁知叶子龙根本不管不顾。

见叶子龙如此较真,朱仲丽只好抛弃“观棋不语真君子”的作风,与毛主席联手杀杀他的威风。叶子龙气得直瞪眼睛。

毛主席打趣道:

“我应该跟朱仲丽打。只要跟她打,我就敢‘下注’万万元,每局都能收到金钱炮弹,我很快就成了‘大资本家了’。”

为了治好毛主席的病,朱仲丽不仅教毛主席打麻将,还教他学习跳舞。

当时,延安是很多进步青年人最向往的神圣的地方,甚至还喊出一个口号:打断骨头连着筋,扒了皮肉还有心,只要还有一口气,爬也爬到延安城。

在这股风气的带领之下,以丁玲等人为代表的,大概近4万知识青年涌进延安。

这些知识青年们的到来,丰富了延安革命根据地的生活。

朱仲丽是备受大家喜欢的医生,她决定亲自教毛主席跳舞,并告诉大家,跳舞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好处的,我们不能带有色眼镜去评价跳舞这件事。

在朱仲丽的张罗下,每周六晚上在食堂兼小会议室内会有一场跳舞晚会。

晚年时期,朱仲丽曾写过一篇文章《我教主席跳舞》的文章,回忆当年教毛主席初次跳舞的情形。

毛主席初次跳舞时,很开心,而作为老师的朱仲丽却有些紧张,因为一上来,毛主席就摆出士兵操练的姿态。

朱仲丽首先向他演示一遍跳舞的时候,每一步,脚应该是什么动作,提醒道:

“一定要擦着地板挑跳,好看。”

接着,她向毛主席提议,“您要学会转圈子。”

最后要求毛主席在学会之前,一定要跟着她的指引走。

毛主席忍不住调侃道:

“你的‘权力’真大,叫我往前,我不能后退。

叫我后退,我就后退,你成了我的指挥官了。”

话声落下,同志们哈哈大笑。

等到杨家岭礼堂盖起来之后,毛主席已经学会了狐步舞,开始学习如何跳华尔兹,每个星期举办一次跳舞晚会逐渐成了“规矩”,毛主席也曾当众跳过舞蹈。

毛主席的麻将哲学,运用到现实中来

不过,相对于跳舞而言,毛主席则更偏爱打麻将,他甚至还总结出一些麻将哲学。

建国后,毛主席延续了延安时期养成的习惯,也会邀请别人陪他打麻将。

有时候,打麻将正在进行中,毛主席突然提议不打了,起身离开。

次数多了,工作人员发现毛主席是通过打麻将缓缓脑子,整理整理思路。

有时候思路来了,赶紧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。

他在日常工作沟通交流的时候,也会直接引用自己在打麻将方面得到的哲学,不过,有时候大家反应不过来。

有一天,他和叶剑英等人正在打麻将。

第一盘,刚开始打,毛主席说了一句:“咱们今天‘搬砖头’喽。”

起初大家以为他提到“搬砖头”是口误,没有人接他的话。

等他反应过来时,才意识到是大家都没听懂他说的“搬砖头”真正含义。

他再次说“搬砖头”,这次倒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,但是大家面面相觑,没人理解“搬砖头”的真正含义。

毛主席只好向大家解释,每一个麻将就像一块砖头,打麻将就是要处理这堆砖头。

因为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,不仅需要体力,一次次地搬走。

而且还需要智慧,就像上战场打仗一样。

搬哪块砖?怎么搬砖?

犹如在战场上需要思考如何调兵,如何进攻敌人。

“只有让这一块块‘砖头’,将各自的功能发挥到最大,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。”

经过他的解释,大家这才明白“搬砖”的含义。

毛主席甚至还把他玩麻将的那一套“理论”,用于统战工作。

1949年1月,三大战役基本结束,国民党倒台已成定局。

蒋介石贼心不死,发出“求和”声明,希望能与共产党“划江而治”。

1月22日,李宗仁取代蒋介石成为国民党的代总统,为了能够实现“划江而治”的愿望,他愿意派出代表与中共和谈。

4月1日,国民党方面派出以张治中为首席谈判代表,以章士钊、刘斐、黄绍竑等人组成的谈判代表团,抵达北平,与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进行国共和平谈判。

双方经过半个月的谈判,形成了《国内和平协定(最后修正案)》。

刘斐和黄绍竑虽然是国民党派来谈判的,但他们都不是蒋介石的嫡系,而是出自于桂系。

而这次国民党方面之所以派他们前来谈判,还有一个原因,刘斐与毛主席是老乡,都是湖南人。

毛主席虽然在此之前没有见过刘斐,但是知道他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抗日军人,曾参加过淞沪会战、台儿庄战役等,多次与日军交战。

因此,目前大家的政治立场不同,但是他还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军人。

于是,毛主席主动走上前去与他打招呼:“你是湖南人吧?”

刘斐回答道:“我是湖南醴陵人,和您是邻县老乡。”

毛主席为了缓和紧张气氛,笑着说:

“都说‘老乡见老乡,两眼泪汪汪’,我们不能‘两眼泪汪汪哩!’”

其实,大家心里都很清楚,局势已定,国民党这次愿意积极谈判,无非是想争取喘息的机会,企图先谋定而后动。

而共产党这边,已经给出了姿态,绝不退让!更不可能出“划江而治”的分裂局面。

刘斐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:

“蒋介石打不下去了,被迫退位,又派李宗仁来搞和谈。打了几十年的仗,人民需要休养生息,国内和平是众望所归,是大势所趋。”

刘斐说这句话,其实也是为自己将来谋后路。

国共两党谈判一旦失败,蒋介石肯定是优先安排嫡系部队的出路,至于他所在的桂系,会被蒋介石派去与共产党打仗。

这是刘斐不愿意看到的,他也不舍得自己的兵最后都伤亡在共产党手里。

刘斐与湘军首领程潜私交甚好,两人私下聊天时,程潜曾有意表示:

既然蒋介石和国民党已经是穷途末路了,那么,投靠共产党才有光明的前途。

在1949年1月,程潜私下里已经与中共方面有接触了。

刘斐认为他也应该要让中共方面知道自己的意思,但是这个决定太大了,会直接影响他后半生的命运以及整个桂系军队将来的出路。

因此,他的态度并没有很坚决,而是决定先试探毛主席的态度。

毛主席看出来两人犹豫不决,于是对刘斐和黄绍竑讲:

第一,蒋介石靠不住;

第二,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靠不住;

第三,蒋介石现存的残余部队靠不住;

第四,桂军虽然还有些实力,但是抵挡不住解放军;

第五,南京方面依然重用你们,是因为你们参与和谈,对他们有利。

将来一旦伤及他们的利益,你们肯定会被抛弃;

第六,如果南京方面不诚心和谈,共产党一定要跟他们奉陪到底!

毛主席为了让两人安心,于是接着说道:

“不过,你们如果真正和谈,我们共产党是守信用的,是说话算话的。”

刘斐和黄绍竑听毛主席说完这番话,心里的终于是有底了,也理解了程潜之前说的“选择共产党才有光明前途”。

4月20日深夜,张治中收到李宗仁和何应钦的回电,南京政府反对解放军渡江,拒绝接受修正案。

作为国民党派出的谈判代表,他们前方只有两条路可走:

回南京,接受审判;留下来,加入共产党。

究竟是回南京还是留下来?

代表团成员都在进行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。

刘斐与毛主席在聊天的时候,问道:

“打麻将,您是爱清一色?还是平和?”

毛主席立即明白刘斐这话中的意思,立即回复道:

“清一色难和,还是平和好”。

刘斐坚定地说道:

“平和好,那算我一份儿!”

两人以麻将,一语双关,解决了难题。

刘斐下定决心,留在北平,不回南京了。

毛主席甚至还从将麻中悟出来很多人生哲理,这对党的事业有着指导性作用。

他发现有些人在麻将桌上遇到不好的牌时,总是忧心忡忡、唉声叹气,他认为这是不好的。

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,如果现在手上拿了非常糟糕的牌,不要气馁。

认真做好统筹配调,计划好接下来要怎么打,说不定会出现转机,将劣势变成优势。

同样,如果手上有好牌,却因过分自满,而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,这将是十分令人惋惜的。

结尾

回顾毛主席对麻将的喜爱,我们可以看出,他对麻将的喜欢不仅仅停留在表面,而是从中悟出了很多哲学,实现自我提升。

毛主席一生都非常善于思考,他能从很多平常的事情中总结出很多道理,并将这些道理运用到现实工作和生活中。



 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原版宝博炸金花为什么封号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